间充质干细胞 | 为支气管哮喘治疗提供新方向
2018-11-0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3 千万哮喘人群。因为它难以治愈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所以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四大顽症之一。

1.png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产生,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2.png

病  因

1.遗传因素:表现为:外显不全;遗传异质化;多基因遗传以及协同作用。

2.变应原:

(1)变应原     

尘螨是最常见的变应原,花粉与草粉是最常见室外变应原。

(2)职业性变应原     

常见的变应原有谷物粉、面粉、动物皮毛、木材等。高分子量的致敏物质可能是通过与变应原相同的变态反应机制致敏患者并引起哮喘发作。

(3)药物及食物添加剂     

药物引起哮喘发作有特异性过敏和非特异过敏两种。

3.促发因素:

(1)感染

(2)气候改变

(3)吸烟

(4)环境污染与哮喘发病关系密切

(5)精神因素

(6)运动

(7)药物

(8)围生期胎儿的环境

临床表现

1.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出现反复发作的胸闷、气喘、及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在发作前常有鼻塞、打喷嚏、眼痒等先兆症状,发作严重者可短时间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有时咳嗽为惟一症状(咳嗽变异型哮喘)。在夜间或凌晨发作和加重是哮喘的特征之一。

2.哮喘的分期: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3.哮喘的分级: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控制水平分级;急性发作时严重程度分级。


常规治疗

1.长期治疗

哮喘的治疗药物根据其在哮喘长期治疗中的地位,又分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

1)控制药物或称为维持治疗药物,指需要长期每天使用的药物,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达到并维持临床控制。

2)缓解药物或称为急救药物,指按需要使用药物,这些药物通过迅速解除起到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

3)控制分级,治疗应以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基础,根据其控制水平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2.免疫治疗

哮喘是变态反应性疾病,故免疫治疗在哮喘中占有一定地位,免疫治疗分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

3.急性发作的处理

4.特殊类型哮喘的处理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哮喘

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独特的免疫调节功能使其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热点。现已证明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分泌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抗纤维化因子或者血管生成介质等实现旁分泌反应,并发挥免疫调节功能,治疗支气管哮喘。

2011年,我国《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刊登了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呼吸内科发表的文章,文中通过对间充质干细胞作用机制的可能性、与呼吸系统多种疾病相关借鉴性、现有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哮喘研究的印证性多个方面探讨,明确认为间充质干细胞能有效抑制急性哮喘及慢性哮喘模型气道炎症,降低哮喘气道反应性,抑制气道重塑。

3.png

2017年9月,《中国医学杂志》刊登的一篇临床前研究,研究人员将24只小鼠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比照四组数据后证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有效地改善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h17细胞以及下调炎症因子的分泌。

4.png

通过对模型的肺组织病理变化,正常对照组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非组织未观察到炎症和哮喘病变;哮喘模型组气管、血管旁有大量炎症细胞侵润,部分气管有黏液堵塞、气道缩小、周围平滑肌增生;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肺组织中血管和细支气管周围炎性细胞侵润明显减少,气道管腔大小正常。

5.png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抑制过敏性气道炎症:哮喘模型组白细胞总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中白细胞总数显著低于哮喘模型组;哮喘模型组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是正常对照组的2.7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肥大细胞数显著低于哮喘模型组

6.png

本研究中肺组织学结果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显著抑制肺部和支气管炎症,减轻哮喘小鼠气道及血管周围炎症细胞的侵润,可有效抑制哮喘治病性细胞的生成,进而达到改善哮喘气道国民性炎症的反映,并可在气管重塑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鉴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独特性,同时参与免疫调节和组织再生,因此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有望成为哮喘治疗的一个很有前途的方式。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