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 | 间充质干细胞给不孕不育带来新希望
2022-11-28

目前,在世界众多国家人们低生育欲望的同时还有众多家庭饱受不孕不育的痛苦。其中女性子宫内膜病症是引起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权威期刊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2021年发表了一篇关于一种载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胶原蛋白支架用于治疗Asherman综合征引起的无反应性薄型子宫内膜的文章。

 

人工流产后宫颈或宫腔粘连又称为Asherman syndrome (AS) AS会造成女性子宫内膜变薄,而成功受孕的关键是子宫内膜厚度大于7mmAS女性子宫内膜基底层被破坏,功能层对激素刺激反应较小,这也是导致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对于子宫内膜薄层的有效治疗仍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来增加子宫内膜的厚度。基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疗法在治疗中显示出一些有希望的疗效。

 

 

 

新生儿脐带组织作为一种医疗废物,通常被丢弃,没有任何伦理冲突,可以很容易地、无创地大量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且能够在体外进行大量扩增,免疫原性低。

 

本实验中的17名患者(后有2例中途退出)的平均年龄为34.1±3.6岁,不孕症的平均持续时间为4.2±2.5年,都经过至少两轮的宫腔镜黏连松解、宫腔恢复正常后,但在激素替代治疗和辅助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仍小于5.5 mm,因子宫内膜太薄而无法完成人工受孕。

 

胶原蛋白支架(CS)具有三维结构,可以引导细胞生长进入支架中,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无炎症反应,无免疫排斥反应。本实验构建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胶原支架的结合体,在患者月经期的第7-12,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S,连续2个月进行2次移植,两次移植后1个月用宫腔镜观察宫腔状况以及胶原支架是否降解(如图1)。之后患者被邀请接受试管婴儿的激素替代治疗(HRT)。

 

 

研究过程流程图

 

第一次宫腔镜下,所有入组患者的宫腔均正常,大部分子宫内膜较薄,粗糙,有瘢痕形成。CS/UC-MSC移植1个月后,宫腔镜检查显示子宫内膜形态改善,瘢痕面积减少。

 

 

17例患者在CS/UC-MSC治疗前后的宫腔镜图像

 

试验结果:

CS/UC-MSC移植后,子宫内膜平均厚度显著增加,从4.08 ± 0.26增加到5.87 ± 0.77毫米(n = 16)。12例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超过5.5 mm,其中8例超过6 mm。截止202012月,15名接受人工受孕的患者,三例成功受孕。2名未接受人工受孕的患者中有1名自然怀孕并诞生了一名健康的男孩。因此,我们认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有利于子宫内膜的增殖。

 

 

患者CS/UC-MSCs移植前后的阴道超声检查  

ET:子宫内膜厚度


 

CS/UC-MSCs移植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

 

结论:17例因AS引起的无反应薄子宫内膜不孕患者接受了CS/UC-MSC移植后,在之后的两年随访中可以看出经过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加。干细胞参与修复功能性子宫内膜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旁分泌功能促进血管生成、免疫抑制和抗炎。CS/UC-MSCs移植可增加子宫内膜的微血管密度(MVD)和Ki67ERαPR的表达,促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增殖,进而促进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和血管重建,并增强了子宫内膜对激素的生物学反应。

 

应用胶原支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S/UC-MSCs)进行子宫内膜再生和恢复生育能力的示意图